我國“智能制造”缺乏高端技術 提升傳感器精度是關鍵
當前,中國制造業正在經歷一場信息化革命,產業轉型升級離不開傳感器的支撐。但目前我國自動化產品與國外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高端工業自動化傳感器領域,中國幾乎是一片空白。
自從工業時代被發明以來,傳感器就在生產控制和探測計量等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人的眼睛和耳朵一樣,作為物聯網中一個從外界接收信息的載體,重要的感知層前端,傳感器未來將隨著物聯網的普及迎來一個高速的發展期。當前,中國制造業正在經歷一場信息化革命,推進信息化與工業的融合,實現“智能制造”都離不開傳感器的支撐,在未來制造業中傳感器產品必然充當重要的角色。
傳感器應用更全面
在萬物互聯時代,傳感器是其中最關鍵的組件之一。按照不同的劃分方式,傳感器可以被分為不同的類別。例如按照被測的非電物理量劃分,可以分為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等。
在物聯網領域常見的傳感器有距離傳感器、光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角速度傳感器、氣壓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等。
上述傳感器的工作原理雖然各有不同,但最基本的原理卻相差無幾,只不過大多都根據特定的領域在一般原理的基礎上做了特定的升級和擴展。最近,在國內控制監測領域,又有許多新的傳感器技術加入。可以說,當前傳感器發展處于多領域全面開花狀態。
近日,國網鎮江供電公司變電檢修室的“并聯電力電容器故障預警技術研究”獲頒國家知識產權專利。該技術是一種并聯電力電容器故障預警系統,其由局放傳感器、電壓電流互感器等多種傳感器和系統工作站組成,可實現對電容器故障的自動預警,提高電網運行質量和可靠性。
除了變電站預警,傳感器在橋梁監測、智慧熱網等領域也大有可為。11月13日,華北地區首個區域級的橋梁群結構健康監測數據中心——天津濱海新區橋梁結構健康監測數據中心投用。據悉,該監測數據中心主要通過橋址處各項傳感器與攝像監控,對橋梁的主梁撓度監測、結構溫度監測等方面的數據進行集中處理。而今冬的供熱,鄭州也首次啟用了智慧熱網。據悉,智慧熱網是一種安裝了各類傳感器,構建而成的敏捷、高效的熱力管網安全系統。
精度是最重要的因素
國產傳感器產業任重而道遠。目前,我國自動化產品與國外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高端工業自動化傳感器領域,中國幾乎是一片空白,國內用的高端傳感器90%以上主要來自歐美、日本等技術發達國家,而且價格昂貴、貨期長,甚至禁止某些產品向中國銷售、禁止向中國軍工企業及高科技領域銷售等。
產業發展,精度仍然是重要考慮因素。表面上看來,相較于傳感精度,市場對更小更多功能的傳感器需求更大。然而在既定成本的情況下,傳感精度仍然應該是廠商著重考慮的因素。只考慮多功能而犧牲精度,會帶來不良的后果。
為了實現高精度,傳感器的價格就要相應提升。但這并不經濟,也無法滿足低成本、大規模應用的需求。工程師也不應該因為低價傳感器不是最優方案就忽略其精度價值。這一點非常重要,無論是否是“低成本”,精度都已成為一個差異化優勢。低成本應用中不可忽視精度重要性的另一關鍵在于,這對保留易于安裝部件是非常有益處的。精度較低的傳感技術可能會完全抵消使用即插即用技術所實現的優勢。但是,這種優勢對于致力于滿足設計要求的工程師來說具有很大的價值。